可视化图表分类
一提到可视化图表,大家脑海里浮现的,通常是柱状图、饼图、趋势图等等。这是按照图形等维度对图表进行分类,经常会导致图表的误用。
图表的作用,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懂数据。选择什么图表,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是我有什么数据,需要用图表做什么,而不是 图表长成什么样 。企业级可视化解决方案AntV从功能角度对图表进行如下分类:
- 比较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值与值之间的不同和相似之处。使用图形的长度、宽度、位置、面积、角度和颜色来比较数值的大小,通常用于展示不同分类间的数值对比,不同时间点的数据对比。
- 占比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同一维度上占比关系。
- 分布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频率,数据分散在一个区间或分组。使用图形的位置、大小、颜色的渐变程度来表现数据的分布,通常用于展示连续数据上数值的分布情况。
- 关系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数据之间相互关系。 使用图形的嵌套和位置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,通常用于表示数据之间的前后顺序、父子关系以及相关性。
- 时间趋势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以时间为特定维度的数据。使用图形的位置表现出数据在时间上的分布,通常用于表现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趋势和变化。
- 地图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地理区域上的数据。使用地图作为背景,通过图形的位置来表现数据的地理位置,通常来展示数据在不同地理区域上的分布情况。
- 区间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同一维度上值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差异。 使用图形的大小和位置表示数值的上限和下限,通常用于表示数据在某一个分类(时间点)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。
- 流程类
可视化的方法显示流程流转和流程流量。一般流程都会呈现出多个环节,每个环节之间会有相应的流量关系,这类图形可以很好的表示这些关系。
- 异常类
通过图表直观展示异常数据。
参考网站
接下来,我们将举例介绍几个常用的图表,并说明他们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分析场景。